之五:世界史上最着名的五起政治冤案
这些流言通过各种渠道传到斯大林耳中。斯大林立刻联想到,早在1938年6月,苏联远东地区内务人民委员会的一名高级干部叛逃去了“伪满洲国”。这个人的叛逃和加伦在战争前后的“反常表现”有没有联系?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罗姆:他想造希特勒的反?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是苏联早期的重要理论家和领导人。他与斯大林之间的个人恩怨,在苏联共产党内部并非什么秘密。早年,布哈林曾经赞誉过斯大林的政敌托洛茨基,并坚决反对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布哈林甚至曾当众抖出斯大林的丑事———以前为了拉拢布哈林,斯大林私底下曾把布哈林比作喜马拉雅山,而把其他政治局委员看成是无足轻重的苍蝇。1928年,布哈林终于被斯大林赶出了苏共中央政治局。
1934年12月,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基洛夫被暗杀,斯大林藉此机会,开始了大清洗运动,托洛茨基被驱逐出境,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先后被杀。
1938年1月26日,弗里奇上将被带到了希特勒的总理府,与那个皮条客当面对质,皮条客一口咬定弗里奇曾托他找过男妓,并且说弗里奇为了掩人耳目还给了他一笔钱。更叫人匪夷所思的,在希特勒所过目的案件卷宗上,弗里奇犯有鸡|奸罪的证据都写得明明白白,似乎盖世太保本事再大也伪造不出这样的卷宗。在这种情况下,弗里奇的辩白已经无济于事。消息传出,此事立刻成为震惊全德国的性丑闻。2月4日,弗里奇被迫辞去陆军总司令之职。
1937年,苏联发生了著名的“图哈切夫斯基冤案”。斯大林根据一份“可靠的情报”认定,苏联最有才干的军事将领之一———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正在策划一场反对自己的政变。图哈切夫斯基遭到逮捕,斯大林委派加伦等人负责审讯图哈切夫斯基。最终,根据斯大林的意思,加伦等人判处图哈切夫斯基死刑。
在世界近现代史中,各国由于种种原因均出现了一些影响颇深的政治冤案,有些甚至成为了历史之谜,至今无法破解。
加伦(原名布柳赫尔)是苏联名将,他于1914年加入沙俄军队,后来又为红军效力。1924年,根据上级命令,加伦来到中国,担任国民革命军苏联军事总顾问,协助广州革命政府进行北伐战争,据说,当时的林彪还向其请教过军事知识。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加伦被迫回到苏联,从1929年起,他就开始在苏联远东地区工作。
罗姆是阿道夫·希特勒最忠实的走狗之一。可希特勒在登上德国政坛权力的顶峰后,居然把这个老朋友给处决了。原来,罗姆遭到了戈林和希姆莱的陷害,希特勒误以为他要造自己的反。
1934年6月30日,希特勒亲自来到德国南部,将睡梦中的罗姆抓了起来,接着冲锋队的高级领导们也全部被逮捕。在没有经过审讯的情况下,冲锋队高级官员全部被枪决。罗姆也于7月2日在狱中被杀。
这个判决引起了许多法国有识之士的愤怒。法国著名作家左拉挺身而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抨击政府。他因此遭军方逮捕,并被判了—年徒刑。
图哈切夫斯基死后,在政治上非常幼稚的加伦并没有想到图哈切夫斯基的悲剧会在自己身上重演。但其实,斯大林对沙俄出身的军人始终无法信任,其中就包括加伦。让加伦参与审讯图哈切夫斯基,让他看到图哈切夫斯基的悲惨下场,这正是斯大林“敲山震虎”的手段。
这正中戈林和希姆莱两人的下怀,他们索性伪造了一些罗姆企图谋反的“罪证”,向希特勒证明,罗姆的“二次革命”其实针对的是希特勒本人。这两个纳粹枭雄不愧为诬告高手,当诸多“证据”摆到希特勒的桌前时,连希特勒也被迷惑了,他决定将“叛臣贼子”罗姆送上不归路。
当时,口无遮拦的罗姆四处宣传要进行一场“二次革命”,狠狠地打击德国国内的保守势力,以冲锋队取代“贵族化”的德国国防军。这一口号不但激怒了国防军,也使许多德国工商业界的头面人物感到不安。
法军反间谍处处长皮卡尔在查阅埃斯特拉齐的档案时,看见了他当年要求调往参谋部工作的申请,发现字迹与德雷福斯案件中的那张便笺一模一样。皮卡尔立即将这一发现向副总参谋长贡斯汇报,并敦促军队重审此案。但随即皮卡尔被逐出参谋部,派到突尼斯边境去同阿拉伯人作战。不甘心的皮卡尔继续活动,希望能重审德雷福斯案件。
1939年9月二战爆发后,视名誉为生命的弗里奇将军作为战地军官上了波兰战场,9月22日他在华沙附近阵亡。差不多与此同时,在本案中曾为弗里奇提供辩护服务的律师冯·德·戈尔茨经过长时间调查取证,终于搞明白了盖世太保所玩的把戏。原来,盖世太保在档案库中找到一个名叫冯·弗里施的骑兵上尉的卷宗,此人在慕尼黑搞过同性恋,盖世太保就利用两者名字相近的巧合(德语中弗里奇是“Fritsch”,弗里施是“Friseh”),制造了这起冤案。
弗里奇:盖世太保制造“鸡|奸”丑闻
布哈林预感到自己即将被捕,他写了一封致未来党的代表大会的信,要求妻子安娜·拉林娜背诵下来,然后把信烧掉。在信中,布哈林为自己所受到的冤屈辩白,呼吁未来一代党的领导人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果然,不久布哈林就被以“阴谋推翻苏联政府”的罪名逮捕。在狱中,刑讯人员指控布哈林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反对列宁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约》,而派遣特务芬尼·卡普兰对列宁进行暗杀。
但以左拉为首的正义人士继续为德雷福斯案件奔走,向当局施加压力。在他们的努力下,1899年6月,法国政府宣布“赦免”德雷福斯,并在不久后晋升他为少校。但直到1906年7月12日,法国最高法院才重审整个案件,撤销原判,宣布德雷福斯无罪。
事实上,罗姆并没有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他死得比较冤;真正害了罗姆的,是他那张爱说大话的嘴巴。
1935年,弗里奇将军出任纳粹德国陆军总司令,他和国防部长维尔纳·冯·布洛姆贝格元帅一起积极希特勒扩军备战。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将包括弗里奇在内的德国陆海空三军首脑召集到柏林的总理府,向他们阐述发动世界大战的计划。弗里奇当即表示异议,他认为德国陆军还没有充分准备好去打一场世界大战。希特勒对此非常不快。
然而,几乎被所有法国人都忽视的一点事实是,德雷福斯被捕以后,法国重要的军事情报仍不断地被泄漏,这终于引起军队一些部门的警惕,并开始重新审视德雷福斯案件。1896年3月,情报部门截获了施瓦茨考本写给法国军官费迪南·埃斯特拉齐少校的信,埃斯特拉齐也进入了调查人员的视野。
德雷福斯案:犹太军官无辜被流放
臭名昭著的盖世太保不仅令犹太人憎恶,连德军的高级将领也时常遭其暗算。纳粹德国陆军总司令维尔纳·冯·弗里奇上将便是被盖世太保所炮制的冤案拉下马的。
1933年,希特勒当上德国总理。罗姆满心以为希特勒会和冲锋队的兄弟们同享富贵,他却不知道,希特勒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力。
在狱中,刑讯人员为了让加伦承认自己从没有犯过的罪行,采取了一切逼供手段,甚至残忍地将他的一只眼睛挖了出来。
1894年9月26日,法国情报人员获得一张寄给德国驻巴黎武官施瓦茨考本的、没有署名的便笺,上面开列了一份清单,全部是有关法国陆军参谋部的机密情报。这说明,法国军队内有人在为德国人提供情报。
布哈林:他想刺杀列宁吗?
图哈切夫斯基被处决的消息一传到德国,纳粹情报机构一片欢腾:那份“可靠的情报”正是他们伪造出来诬陷图哈切夫斯基的。
早在1920年,罗姆便参加了纳粹党,还帮助希特勒组建起了一支暴力团体———冲锋队。1923年啤酒馆暴动失败后,他在监狱中度过了15个月,在此期间,他和希特勒成了最要好的朋友。罗姆的冲锋队在保护纳粹党的高级干部以及恐吓政敌这两个方面作用尤为突出,他们可以说是希特勒在早期最得力的政治打手,为希特勒夺取政权立下大功。
1938年7-8月间,苏联红军与日军在张鼓峰地区爆发大规模冲突。苏军虽然获胜,但自身损失也很大。加伦的一些政敌便开始散布流言,宣称日本人咄咄逼人的姿态早就已经显露,面对明显的战争威胁,加伦却故意不做充分准备,从而导致苏军遭到惨重损失。看样子,加伦与日本人有所勾结。
于是,1938年10月,加伦被召回莫斯科,旋即被捕。
法国情报处立即向上级作了报告,陆军部长梅西埃将军命令部下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这个叛徒。情报处推断,只有可以同时出入参谋部四个办公室的实习军官能够掌握这些文件。在检查所有实习军官的笔迹时,情报处发现一个名叫德雷福斯的犹太裔青年军官的笔迹与那张便笺上的笔迹有些相像。当局的调查还发现德雷福斯有另一些疑点:他是参谋部所有实习军官中唯一的犹太人(这是最主要的),他的兄弟为了经营家产而保留了德国国籍。
最终,布哈林被迫将自己说成是“叛徒”和“反革命”,斯大林也毫不客气,于1938年3月将布哈林处决。这件冤案直到50年后才真相大白,1988年2月4日,苏联最高法院正式给布哈林平反。
1898年1月10日,军事法庭开始审理对埃斯特拉齐的控告。尽管埃斯特拉齐已经承认了是他向德国人提供情报,德雷福斯不过是个替罪羊,但法官和陪审员们根据“上面的旨意”,还是宣判埃斯特拉齐无罪。
与此同时,赫尔曼·戈林一直把罗姆视为其在纳粹党内的最大对手,海因里希·希姆莱则希望党卫队从冲锋队中独立出来,共同的利益使两人一拍即合。“大嘴罗姆”宣扬的“二次革命”被戈林和希姆莱添油加醋地报告给了希特勒。希特勒便要求罗姆放弃所谓“二次革命”的想法,但罗姆却依旧靠着自己那张大嘴到处树敌,四处宣扬他要发动“二次革命”。
加伦一案只是当时苏联大肃反一系列冤案中的一例。在这场疯狂的运动中,加伦并非第一个冤死的红军高级将领,也不是最后一个。
德雷福斯因此被逮捕,审判在秘密中进行。但法国公众一听说是一个犹太人出卖了自己国家的情报,顿时群情激愤,很多人要求对德雷福斯处以极刑,报纸也连篇累牍地对此事进行报道,并向法官及政府施加压力,一定要给这个犹太人一点厉害瞧瞧。
直到18年后,苏联方面才通过大量的调查取证,证明加伦一案是彻头彻尾的冤案:作为远东方面军司令,加伦其实一直抓紧针对日军的战备,苏联在张鼓峰事件中所面对的是日本的精锐部队,损失较大可以理解。
加伦:一代名将惨死狱中
这次会议结束后仅两个月弗里奇将军就遭了殃:弗里奇将军不好女色,他一直未婚,把精力都花在了德国国防军的建设上。可盖世太保高级官员莱因哈特·海德里希在慕尼黑找来了一个皮条客,叫他指控弗里奇是同性恋,犯有鸡|奸罪(在纳粹德国的法律中,同性恋是违法的)。
这是一桩彻头彻尾的冤案,布哈林拼命地申辩,但毫无用处。相反,刑讯人员还利用布哈林的妻子和儿子要挟布哈林“说实话”。
1938年11月9日,一代名将加伦在狱中惨死。到那时,苏联当局仍认定他是“叛徒”。
同时,远东地区内务人民委员会的高级干部留希科夫叛逃一事与加伦更是毫不相干,那个人是因为害怕在大清洗运动中受牵连而逃往“伪满洲国”的,是斯大林的多疑酿成了这个悲剧。
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1895年1月13日,法国军界在法国军事学院举行仪式,公开革除德雷福斯的上尉军职。在无数法国民众的唾骂下,德雷福斯交出了自己的指挥刀,受尽了凌|辱。3个月后,他被流放去魔鬼岛。